取向电工钢:电工钢产业发展的六大关键

电工钢产业快速发展,如何把握住机遇极为关键。在中国金属学会举办的“中国冶金材料大讲坛”视频公益讲座第二期——材料专题报告会上,陈卓向大家分享了他的思考。

一是要紧跟下游行业能效升级步伐。认真领会、吃透《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等国家标准;加大高性能电工钢的研发及生产,解决市场急需;推进技改项目和装备智能升级,尤其是0.30mm以下高牌号电工钢,全面满足下游行业能效升级要求。

二是加大高端产品研发投入,重点研发超低铁损、超高磁感取向电工钢,鼓励开发更高品质的极薄电工钢(0.1mm以下)。高磁感取向电工钢(HiB)是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等重点项目、变压器能效升级的核心材料。随着特高压发展加速,解决现有变电站散热难、检修难等问题,满足低噪声节能变压器新结构要求已经提上日程。此外,陈卓特别指出,国内目前还没有极薄电工钢(0.1mm以下)的完整生产线,一直依赖进口,是我国急需研发的关键基础材料。他呼吁有技术研发能力和条件的电工钢企业或科研机构加快开发更高品质的极薄电工钢。“据我了解,在江苏、包头已经有几家企业开始进行相关方面的开发了。”陈卓说。

三是创新技术工艺路线,加速高强度、高转矩无取向电工钢开发及量产。高效无取向电工钢是高效电机、家用变频电器、新能源汽车等新领域的主导材料。其中,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对铁心材料承载的转速要求越来越高。陈卓介绍:“中国宝武、首钢等企业已经开发出了20000rpm转速或更高的产品。目前,极低铁损的相关产品也在不断开发中。”

四是用标准化解过剩产能,提高电工钢生产技术门槛。一方面,在现行的国家标准GB/T2521—2016中,部分产品牌号已不适应目前市场需求和下游行业产品能效升级的要求,急需重新修订。另一方面,陈卓介绍,目前中国金属学会电工钢分会正计划组织共同起草制订《无取向电工钢用环保型绝缘涂层》的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并完成申报,来推动我国电工钢环保型绝缘涂层的发展。

五是部分产线有待技术升级或加快淘汰。陈卓介绍,目前我国中低端产线中,有70%不具备生产高端电工钢的技术条件,有30%为落后产线,导致我国电工钢产能出现结构性过剩。他指出,要改变这种局面,一是淘汰部分传统的落后生产线,二是对部分较好的生产线进行改造升级,以实现电工钢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六是要专业化分工,加强自主开发,形成中国原始创新技术。首先,企业可按照区域优势、资源优势、产品优势、技术装备优势等,走我国钢铁工业专业化分工、差异化生产之路。其次,企业要继续开展电工钢短流程、新工艺技术的研究,实现高端电工钢短流程工艺技术的产业化。最后,企业要大力开展低成本电工钢生产技术的研究,重点研究冶炼、热轧、冷轧全流程工艺。

关键词: 取向电工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