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刚上市是涨还是跌了? 本周迎解禁洪峰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板交易,如今即将满一周年。作为改革“试验田”,科创板肩负以科技推动创新的使命,承载着资本市场改革的希望,仅仅一年时间,累计募集资金2015亿元,并在市场上创造了八个第一:
2019年6月19日:华兴源创启动招股,科创板第一股诞生。
2020年1月20日:优刻得登陆科创板,同股不同权第一股出现。
2020年1月23日:泽璟制药登陆科创板,受只未盈利股上市。
2020年2月21日:石头科技登陆科创板,史上发行价最高。
2020年2月27日:华润微挂牌上市,A股红筹第一股问世。
2020年6月12日:九号智能成首家发行CDR的红筹企业。
境外上市红筹股中芯国际,从受理到上会用时18天,创下最快上会记录。
2020年6月12日,华兴源创成科创板首只重组股。
据上交所数据,截止7月17日,科创板上市130家公司,总股本444.36亿股,流通股本78.31亿股,总市值24253.31亿元,流通市值4526.25亿元,平均市盈率96.28倍(高出创业板22.6倍)。
从6月数据看,科创板换手率达180%,领先创业板3倍。一般而言,股票换手越高,交投也越活跃。其原因在于,科创板规模扩张快,新上市股票较多,加上理念不同,因此,交投比较活跃。
从行业来看,科创板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子、软件、互联网等)、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在估值方面,虽然目前科创板公司市值规模偏小,但诞生千亿以上市值公司有5家:中芯国际-U(2800亿)、金山办公(1607亿)、中微公司(1143亿)、沪硅产业-U(1096亿)、澜起科技(1069亿)。虽然市值规模不是很大,但估值水平不低,有16家市盈率超过200倍,还有35家超过100倍,微芯生物最高1142倍。
7月14日,沪硅产业-U股价涨至69元,较发行价3.89元/股,上涨了1673%,成首只10倍股,堪称科创板“涨幅王”。我们看到,该股是硅片龙头,也是在国内率先实现300mm硅片规模化销售的企业,因此,受到资金的追捧。
除此之外,国盾量子、硕世生物、安吉科技、东方生物等紧随其后,相对发行价涨幅,都已超过8倍多。数据显示,科创板上市公司,首日平均涨幅为163%,较发行价平均涨幅196.61%。
当然,有涨就有跌,不是所有股票,都会那么幸运。我们看到,久日新材上市首日,就跌破发行价,成科创板最快破发股,截止发稿前,仍处破发状态。另外,昊海生科也曾遭遇破发。
除破发股以外,还有10只股票,相较于发行价,涨幅小于30%,分别是卓越新能、新光光电、中国通号、天准科技、建龙维纳、容百科技、开普云、天宜上佳、三达膜和中国电研。
本周科创板迎来开板一周年解禁,将有31.56亿限售股上市流通,累计解禁规模1798亿元。从解禁数量看,中微公司(414亿元)、澜起科技(323亿元)、虹软科技(1756亿元)和睿创微纳(108亿元)解禁市值均超百亿。从解禁比例看,解禁占总股本超过50%的共有4家,分别是西部超导、天宜上佳、虹软科技和容百科技。
相比首批创业板,科创板首批解禁市值、收益率更高,因此,会形成更大供给压力,未来一两周,市场可能存在波动,但从经验看,冲击幅度可控,解禁对个股的影响,可能大于行业、及指数。其次,借鉴创业板经验,首批解禁当日、后一个月指数,全都保持上涨,而多元化减持也起缓冲作用。
科创板运行一周年,成绩有目共睹,医药、半导体、TMT行业,表现最为突出,在新时代背景下,科创板作为多层次市场的“塔尖”,对整个资本市场具有划时代意义,并将带动国内资本市场走向成熟。不过,部分科创板公司,存在估值泡沫,尤其,创业板实行注册制,允许盈利能力差、甚至不盈利企业上市,对企业来说,上市更加容易,但退出渠道也更畅通,企业稍有不慎,就能触发退市要求,因此,在选股的时候,也要擦亮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