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阿里巴巴还有86%的上涨空间 投资者可逢低买入

周二(12月7日),阿里巴巴港股(9988.HK)追随美股涨势,在前日下跌5.6%后大涨12.24%,收于126.5港元,创下香港上市以来最大单日涨幅。在此之前,阿里巴巴美股(BABA)周一盘中一度飙升10.4%,创下2017年6月8日以来最大单日涨幅,从上周五8.2%的暴跌中反弹,周二阿里巴巴美股进一步上涨1.57%,收于125.54美元。

阿里巴巴港股在这次反弹之前曾出现香港上市以来最高的超卖水平,基于未来12个月预期盈利的市盈率一度降至12倍的历史低点,成为恒生科技指数中最便宜的股票之一。《巴伦周刊》认为,在近日阿里巴巴宣布调整管理层和中国央行降准等消息出现后,投资者开始重拾对阿里巴巴的信心。

不过,在中概股从上周五的暴跌中普遍反弹之际,其长期不确定性并未消失。《巴伦周刊》建议投资者保持耐心,不要忽视风险。 12月8日,阿里港股收跌4.66%,美股盘前下跌约2.4%。

1

投资者逢低买入,花旗认为有86%上涨空间

今年阿里巴巴股价一直面临巨大压力,截至周二,年初至今美股累计下跌45%,港股累计下跌47%。除了监管问题,低于预期的季度财报表明该公司的增长正在放缓,导致过去一个月市值蒸发近四分之一。此外,中概股面临的退市威胁也令阿里巴巴的投资者深感担忧。

12月6日,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在内部信中宣布“进行多元化治理体系升级,目的是为了在各个业务领域用更清晰的战略蓝图、更敏捷的组织面向未来,真正创造长期价值”。

在这次管理层调整中,阿里巴巴CFO武卫将于2022年3月31日卸任,届时由副CFO徐宏接任。该公司还任命戴珊和蒋凡分别负责新设立的“中国数字商业”和“海外数字商业”两大板块。

花旗分析师Alice Yap看好阿里巴巴的这些举措,称阿里巴巴的目标是“在一个充满活力的竞争环境和不断发展的商业机会中创建一个更灵活的组织结构。”

Yap说:“国内消费和全球化是阿里巴巴的两大战略增长支柱,技术创新是第三大引擎。这些举措将把批发和零售结合起来,考虑到业务的不同增长特点,把国内业务和国际业务领导层分开也是非常合理的。”

花旗的分析师团队重申了对阿里巴巴的“买入”评级,目标价为234美元,比周二收盘价高出86%。他们称,阿里巴巴在电商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此外,虽然一些新业务在亏损,但其中许多业务实际上拥有很高的价值,不应该被忽视。

另外,中国央行近日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释放约人民币1.2万亿元的长期资金。彭博社指出,此举被视为决策者对经济增长前景感到担忧的一个迹象,引发了市场对随后中国可能推出更多宽松措施以及结束对科技公司打压的希望。

Bloomberg Intelligence分析师Catherine Lim说:“中国朝宽松措施偏移可能预示着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这是提振2022年零售额所必需的。”她还表示,这样的宽松政策最终将惠及阿里巴巴等电商公司。

《巴伦周刊》认为,投资者显然对这些消息表示欢迎,因此出现了逢低买盘。

2

中概股普遍反弹,但退市风险依然很大

在阿里巴巴反弹之际,滴滴(DIDI)、京东(JD)和拼多多(PDD)等中概股也在回升,三家公司的ADR周二分别收涨7.95%、3.86%和12.53%。一些机构将此解读为投资者对中概股被迫退市的担忧可能正在消退。

投行Needham分析师Vincent Yu告诉《巴伦周刊》:“我认为中国监管机构无意让这些公司退市,在与中国相关人士的交谈中,我没有看到任何有关来自中国监管机构要求阿里巴巴退市的压力。”

但《巴伦周刊》认为,除了阿里巴巴,很多中概股还没有进行二次上市,包括拼多多这样的大型中概股,更不用说大量还没有明确二次上市计划的规模较小的公司。在退市威胁面前,这造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巴伦周刊》建议投资者保持耐心,不要忽视风险。

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师Robin Zhu称,中概股面临的退市风险“真实存在而且很大”,投资者应更多关注已经在香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

据彭博社报道,阿里巴巴的主要投资者已经开始把该公司的美股转换为港股,以此管理退市及和中美紧张关系带来的风险。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大约70%的阿里股份已在香港交易所中央结算系统登記,持股披露可归类为香港上市股票,而在2019年这一比例不到20%。

目前阿里巴巴还没有被纳入港股通,中国内地投资者还买不了阿里巴巴的港股,法国巴黎银行的分析师认为,如果中国把阿里巴巴纳入港股通,阿里巴巴将获得一批新的投资者。

《巴伦周刊》还指出,由于中美两国都加大了监管力度,因此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这一因素将影响到阿里巴巴股价未来的走势。

投行Needham分析师Vincent Yu说:“这就好比一个恶性循环,中国投资者和美国投资者轮流根据对方释放的信号买入或卖出,每当股价下跌时,双方都认为对方知道一些他们自己不知道的情况。”

(文章来源:巴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