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来了,大类资产配置将有变化?

1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12月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1年期LPR为3.8%,上月为3.85%;5年期LPR为4.65%,上月为4.65%。值得一提的是1年期LPR为时隔20个月再次下调。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央行此次仅调降了一年期LPR,五年期未变,因此降低短期流动性资金成本意图明显,并没有降低中长期资金成本。此外本次调降的LPR是通过下调报价来实现的,相对于央行直接下调MLF利率力度要弱。

市场此前已有预期

近期,年内第二次降准已全面落地,市场普遍认为LPR下调动能也已加大。

自7月15日全面降准以来,LPR连续5次保持不动,一个直接原因是此次降准带动的银行边际资金成本下降幅度较小,尚不足以促使下调LPR。另外,在净息差收窄至历史低位附近背景下,商业银行下调关键贷款利率定价参考基准的动力不足。而在12月15日年内第二次全面降准落地后,两次降准累计为金融机构直接降低资金成本每年约280亿元。市场普遍认为,积蓄LPR下调的动力已足够充分,短期内LPR存在“降息”可能性。

LPR由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和加点幅度两部分组成,有市场人士认为,当前这种准备金率下降、MLF利率保持不动的阶段较有利于压缩LPR加点幅度。加点幅度主要取决于各报价行自身的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影响LPR的一些因素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已出现了变化,只是LPR的报价结果还没迈过“双五门槛”,因此前期LPR暂未发生改变。

“降息”落地后如何配置资产?

中泰证券陈兴分析认为,从历次周期内首次降息后的资产表现上来看,短期股债商均有受益。但如果时间维度拉长至一个月以上,债券表现相对更佳。

从历次周期内首次降息后的各类权益指数表现上来看,虽然降息开始一周内多数指数均能有所受益,但更长时间来看,偏成长风格的创业板指表现最佳,中小板指也有类似的情况,而沪深300 和上证50 表现稍有逊色。

从历次周期内首次降息后的各行业指数表现上来看,降息三个月后,医药生物、电子和传媒等成长性较强的行业涨幅居首,而像金融、地产和周期板块表现相对不佳,消费类板块涨幅适中。

央行开启降息,则债券或将最为受益,届时收益率下行空间有望打开,而权益市场中小盘成长风格相对占优。不过,随着美联储加息的脚步越发临近,国内降息带来的将是阶段性机会,也需要警惕后续风格调整。

后期货币政策如何?

明年货币政策仍以稳为主,流动性将保持合理充裕,将更加注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交通银行唐建伟分析认为,我国央行仍将坚持“以我为主”,不会跟随其他经济体收紧货币调控。一是我国在率先控制疫情蔓延的背景下,经济复苏领先于全球主要经济体,我国央行货币调控退出宽松、回归常态化的节奏也相应较早,因此不需要跟随即将到来的全球政策收紧潮而再次收紧;二是当前国内依然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且PPI上涨压力将在2022年逐步趋于缓解,货币环境收紧既不适宜、也无必要;三是信用方面将进行边际宽松,也需要流动性环境的配合。

同时,货币环境难有大幅宽松。一是从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国内经济增速下行并非由于流动性偏紧导致,因此通过放松货币环境来稳增长的效果也并不佳。二是从防风险的角度来看,国内物价上涨压力仍存,此时货币环境不宜大幅放松。三是从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的联动性看,虽然我国央行坚持“以我为主”的货币调控操作基调,但在美联储明确收紧货币政策并可能连续加息的背景下,我国央行货币环境大幅宽松的政策空间并不大。如果我国央行大幅宽松,可能加大资金持续外流和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压力。四是从近期央行政策操作风格来看,即使在疫情期间流动性出现缺口时,货币政策都没有贸然采取大幅宽松措施,在常态化下则更不会。

(文章来源: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