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购潮涌现 港股市场估值吸引力提升 机构看多2022年港股行情
临近2021年末,港股上市公司掀起了一轮回购潮。数据显示,截至12月22日,12月以来共有87家港股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累计回购4.48亿股。分析人士表示,历史上港股回购激增时,恒生指数均处于底部区域,并接近向上拐点。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近期机构纷纷看多2022年港股市场。
密集回购股份
近期,港股上市公司密集进行股票回购。数据显示,截至12月22日,12月以来共有87家上市公司累计回购4.48亿股股份,总金额达42.27亿港元;11月同期参与股票回购的公司数量为53家,而去年12月同期仅为44家。
具体看,12月以来实施股份回购的港股上市公司中,既有佳民集团、摩比发展、世纪城市国际等股价不足1港元的低价股,也有药明生物、碧桂园服务、长和、平安好医生、小米集团-W、启明医疗-B等热门股和蓝筹股。
其中,药明生物在12月16日、17日、21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分别进行了794.35万股、778.55万股、395.50万股股份回购,累计回购1968.40万股,累计回购金额达17.50亿港元。此外,平安好医生、小米集团-W、石药集团、敏华控股、复星国际这5家公司12月以来累计回购金额均超过1亿港元。
“从行业上来看,近期进行回购的上市公司主要都集中在科技、地产建筑、医药和消费行业,而这些行业正是今年港股中调整幅度较大的行业。”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这些行业公司进行股票回购的行为,可以看作是向市场传递积极信息,以提振市场信心。”
提振市场信心
回顾历史数据可以发现,港股回购激增之时,恒指均处于底部区域附近,而回购潮大概率提振市场信心。在出现回购潮之后,港股市场均出现了明显上涨。
2000年以来,港股第一轮回购潮出现在2008年,全年回购金额达到175亿港元。数据显示,2009年一季度,港股市场企稳,恒生指数在2009年3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累计涨幅达70.72%。第二轮回购潮出现在2011年3月至12月,阶段回购额98亿港元,规模较第一轮回购潮有所缩小,随后的2012年前4个月恒指累计涨幅超14%。第三轮回购潮出现在2013年3月至7月,阶段回购金融共计69亿港元,当年下半年恒指累计涨幅超12%。第四轮回购潮在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阶段回购额达到275亿港元,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此后,恒指一路走高,并创出历史新高,在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累计涨幅高达72.08%。第五轮回购潮是在2018年9月至11月,阶段回购额为82.37亿港元。2019年1月至4月,恒指累计涨幅接近15%。
数据显示,恒指自2021年2月中旬起持续震荡走低,截至12月22日收盘,2月以来累计跌幅超18%。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港股公司大规模回购,不仅因为公司认为当前股价被大幅低估,还显示出公司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且有充裕的现金流。
“从此前的历史数据来看,港股公司大规模回购或意味着市场下跌空间有限,并在回购潮结束后迎来一轮上涨行情。”陈雳说。
机构看多2022年港股行情
券商机构普遍看好港股2022年市场走势。在陈雳看来,现阶段港股在全球市场中表现较弱,估值持续走低,后市下跌空间有限,有望在2022年走出筑底反弹的行情。“尤其是2021年调整幅度较大的科技板块和消费板块,随着基本面改善,或迎来新一轮上涨机会。”陈雳说。
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预计,港股2022年将出现恢复性上涨,恒指有望触及30000点。中资地产股和中资银行股估值有望修复,而互联网板块的配置吸引力也逐渐提升。
德意志银行也表示看好港股,预计恒指到2022年底可能达到37000点。该机构认为港股经历了长达半年多的调整,风险得到充分释放,估值处于低位,或成为资金的“避风港”。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