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失意的2021,砸出2022的布局机会

摘要

港股成为2021年“最失意”的主要市场,恒生指数、国企指数、科技指数从年初的高开低走到收官全线“溃败”,但随着多个行业政策风险的逐步出清,错过A股三年“牛市”的港股在2022年已具备适度配置的机会。

1

港股今年有多惨?

2021年全年恒指收跌14.08%,国企指数跌23.30%,恒生科技指数收跌32.70%,在全球各大指数中排名垫底,恒指“喜提”历史第五大跌幅宝座。

过去的2021年港股可谓跌宕起伏,年初,随着某券商的“跨过香江去,夺取定价权”,南向资金大幅流入,造就了一季度的“小牛市”;3月末,经历了美债收益率上升,港股出现回调;4月到6月,美债收益率回落,港股平稳运行;6月末至11月底,市场恐慌情绪不断抬升,港股一路下探。至此,在2017年恒生指数大涨近36%后,港股已连续四年处于调整趋势,逼近2016年初的低点。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截至20211231)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1231)

2

跌成主旋律,科技医药比惨,能源逆势

2021年64只恒生指数成份股当中,上涨26只,上涨率40.6%。涨幅前三的李宁、舜宇光学科技和中国石油股份2021年分别上涨60.4%、45.4%和44.2%。阿里健康、海底捞全年累暴跌71.2%与70.4%,阿里巴巴全年跌逾48.8%,成为表现最差的3只成分股。

而在行业指数中,科技行业是2021年表现最差的行业,年跌幅为32.3%。能源股一枝独秀,年涨幅达到20.5%。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截至20211231)

3

从原因分析理性看待港股的转机

香港是典型的离岸金融中心,港交所是一个全球投资者汇集的市场,投资者都是全球配置的资本(占比超过70%),同时上市的本土企业很少,大多来源于内地。港股相对独特的结构决定了影响港股表现的决定性因素主要为:内地经济增速与政策调整、美元流动性以及以中美关系代表的风险偏好。

内地政策调整冲击港股。恒生指数中“中概金融”、“互联网”与“地产”浓度都较高,在2021年金融板块遇冷,港股遭受大冲击就变得“在所难免”了。

港股流动性危机仍在。虽然港股今年表现不佳,但南下资金抄底意愿仍然强烈。南向资金2021年内累计净买入金额达3765.79亿元,虽然较上年下滑约37%,位列历年流入金额第二。但如前面所述,港股70%以上为全球配置的资本,所以全球资本的流动性偏好对港股影响不可小觑的。加之香港是港币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受美联储影响更大,因此美联储Taper下半年的落地,加速了美元加息的预期,这也就直接导致了港股外资的加速撤离,并且该影响或仍将持续到2022年上半年。

港股风险偏好降低或是最大元凶。包括美股在内的中概股当前遭遇的中美博弈下的“困境”,笔者认为已经深刻影响到全球资本对于港股的投资偏好。在全球大放水的背景下,港股作为重要的离岸金融中心,内有内地经济修复及企业盈利回暖,外有三季度之前全球的宽松环境,加之自身“全球估值洼地”的名头,以全球配置资本为主的港股,却在逐步丢失投资者的“信任”,资金转移到其他市场,多配了印度、越南等新兴市场。而作为非资本市场因素,港股估值的修复一大转机就在于全球资本配置中概股的信心的修复。

4

布局2022年港股的机会在哪?

关注中概互联反弹的机会。当然这里指的是有业绩支撑的确定性高的标的,随着国内行业政策风险的逐渐释放,优质企业的修复动能会更加强劲。至于中美关系的缓和与否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某一时点出现缓和迹象,就会导致估值被压制的互联网公司估值迅速反弹。

寻找流动性敏感度低的行业机会。前文也提到港股的流动性危机仍存,Taper对于长久期资产和需要流动性支撑的股票十分不友好,例如高估值的科技股和医药股。流动性收紧时,低估值高股息的价值股受影响较小,这些行业今年已经有所表现,但由于估值整体受压制,仍然是历史低百分位附近,仍然是较安全的配置方向,特别是基建和新基建方向,盈利压力也更轻。

重视A股高景气度方向。AH关联度越来越强实际上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套利”机会,例如21年港股表现最好的能源和公用事业,也是A股表现最好的方向,所以可以视A股的高景气度方向,去港股寻找估值折价更大的公司,关注AH股溢价指数。

(文章来源:深圳建行零售金融)

关键词: 港股 机会 布局 国企指数 指数 成为 市场 恒生指数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