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集体上演 “折上折”,哪些企业“逆风”赴美IPO?

全球避险情绪升温,中概股集体上演“折上折”,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在美上市中概股年初至今跌幅已达到25%以上。在监管趋严及市场加剧波动的背景下,仍有中资企业做“逆行者”,谋求赴美上市。

“逆行者”们赴美IPO

近日,36氪消息称,普洛斯已经以保密方式申请投资业务在美国进行IPO,募资金额约为20亿美元。普洛斯计划最早在今年上半年将旗下的基金管理业务上市成功。

普洛斯的前身是一家美国信托公司,专注于美国物流地产领域。2017年,由万科集团领衔的“中国财团”以116亿美元收购了普洛斯,公司也从新加坡交易所退市。因此,如今的普洛斯已经可以说是流淌着中国企业血液。

普洛斯在2021年的一份公司报告中说,该公司拥有67只房地产和私募股权基金,管理的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该公司的物流房地产业务管理着610亿美元的资产,占地7.31亿平方英尺,相当于110多座五角大楼。

此外,医疗器械公司美华国际于2月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成为今年第一家赴美上市的中概股,也打破了中概股长达半年的上市荒。美华国际上市首日股价上涨29.2%,但上市以来跌幅已达到34%。

据Wind梳理,2021年总计35家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其中35家企业集中在上半年上市;进入2022年,仅有美华国际一家中国企业赴美上市,主要受到监管因素影响。

SPAC成小型企业“出海”新方式

另一方面,不少中资企业“另辟蹊径”,通过与已上市的SPAC合并来谋求融资渠道。提供远程医疗、医院护理、药房和健康保险的医道国际集团(ETAO International Group)在 1 月份表示,将通过与上市的 SPAC 合并,在纳斯达克上市,估值约为 25 亿美元。

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有10家中国公司通过与在美国上市的SPAC合并筹集了20亿美元。但去年交易陷入停顿,只有一家公司完成了SPAC合并,因为海外监管正逐步收紧。

SPAC是一种空壳公司,IPO的目的是在上市后一段预设时间内收购(即SPAC并购交易)一家公司(即SPAC并购目标)。在疫情期间全球央行的天量流动性支持下,全球SPAC IPO数量在过去两年迎来井喷式爆发。

国信证券表示,港股SPAC 机制将是国内大型券商的重大发展机遇。大型券商的业务种类齐全,在各条业务线都积淀了成熟的团队,通过创设SPAC,不仅可以为国家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也可以强化综合实力的运用技巧,巩固市场地位。

(文章来源:Wind)

关键词: 赴美上市 赴美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