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速读:碳酸锂重返50万 下游采购量未因高价减少 保供成首要任务

时隔五个月,碳酸锂重返50万/吨,但锂电产业链的采购并未因高价而削减。财联社记者近日调研获悉,能交出零单的大锂盐厂微乎其微,“电碳有货轻松卖出51-52万元/吨”。


(资料图)

回看今年年初碳酸锂首破50万元/吨时,锂电产业链充满异见,锂价高企被下游拒绝传导的传闻甚嚣尘上。现如今,下游正极材料厂则对高价锂盐的排斥心理有所减弱,正极材料厂普遍反映“保供”为主。另在未来产能过剩的预期之下,正极材料厂正各出奇招。

碳酸锂重返50万

9月16日,上海钢联发布数据显示,电池级氢氧化锂(微粉)均价报49.55万元/吨,电池级碳酸锂时隔五个月,均价再度站上50万元/吨。早在今年7月,财联社即报道碳酸锂价格或再破50万。

锂盐价格催化因素,或与8月份的四川限电有关。四川是国内锂盐重地之一,而随着“全停6天”落地,有锂盐专家则算出供需差有-2380.84吨LCE的巨量,而实际上四川限电在“全停6天”的基础上延期5天才算暂告一段落。

四川限电同时影响当地碳酸锂及正极材料企业,但就供求关系而言,趋势仍站在碳酸锂这边。SMM报告指出,8月,中国碳酸锂产量29150吨,环比下行4%;而中国磷酸铁锂产量达90050吨,环比下滑2.4%,碳酸锂产量的环比下行幅度大于磷酸铁锂。

另据SMM报告指出,9月,随限电政策取消生产逐步恢复,产量逐步回暖,且部分厂家新增产能爬坡,行业整体产量环比上行,预计9月碳酸锂产量为33194吨,环比增加14%;8月终端需求总体仍高位维持,时间临近三季度末,下游电池企业及车企开始为四季度备库冲量,总体对铁锂需求仍处上行区间,预计9月磷酸铁理产量达107538吨,环比增长19%。

9月短期锂盐续涨似乎已经箭在弦上。财联社记者从多个锂盐厂一线销售获悉,“催发货”、“无零单”可售已成常态。A锂盐厂销售表示,限电影响之后,很多零单询价,包括海外单亦有所增多,“以前是能给就给”,毕竟价格较高,但现在双方若没有签协议,确实没有量给得出。

另有B锂盐厂销售表示,下游采购积极、催着发货,“毕竟需求摆在这里”, 新扩出来的产能也需要原料,各家锂盐厂都没什么零单。A锂盐厂销售也表示,能交出零单的大锂盐厂微乎其微,公司长单交付都受到影响,毕竟8月份限电的影响还是存在的

A锂盐厂销售进一步分析,现在还赶着交8月份或者9月份的订单,马上国庆节来临,按照往年惯例,肯定有些客户需要提前交一部分货,所以从9月份来看,供求关系肯定是紧缺的。

保供仍是首要任务

今年年初碳酸锂首破50万元/吨,市场反应巨大,锂价高企被下游拒绝传导的传闻甚嚣尘上,核心原因是,锂盐价格过高导致锂电产业链“无钱可赚”。而随着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价格联动”模式出台,下游似乎相对年初对高价锂盐的排斥心理有所减弱,正极材料厂普遍反映“保供”。

C正极材料厂相关人士表示,“价格没办法左右”,公司能做的尽量去拓展自己的原料供应渠道,保证自己的原材料供应安全,上游原材料价格变动是会跟随公司产品向下游传导,从原料和三元材料产品价格走势来看,基本是趋同的,所以首先保证原材料充足的供应。

持相同态度的正极材料厂不止一家,D正极材料厂相关人士指出,并不会因为碳酸锂价格比较高而减少进货,只要正极材料环节能保持一定利润,价格能够正常传导的情况下,不会因为原料涨价而缩减进货量,“下游客户对公司也有订单”。

目前磷酸铁锂本身行业是供不应求的,所以基本上碳酸锂的涨价能够向下游传导。”且订单结算价格是由供货时间节点来结算,而不是下订单的节点,因此价格已经是市场调节过后的价格,上述人士进一步分析。

但也有业内人士担忧,由于正极材料厂处于产业链的中游,上下游话语权较为强势,如果碳酸锂价格继续上涨的话,正极材料如果不能跟随上涨,不排除正极材料单吨利润有所缩减。

德方纳米近日披露的调研纪要则显示,公司主要的生产基地位于广东佛山和云南曲靖,上述地区基本没有受到相关影响,公司的开工率相对保持在满产状态。公司主要的生产基地位于广东佛山和云南曲靖,上述地区基本没有受到相关影响,公司的开工率相对保持在满产状态

“由曲靖德方实施的年产11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目前已基本完成建设,将于第四季度投产。”德方纳米在调研纪要中指出。这意味着,如果德方纳米保持满产状态及按期投产,非但不会因为锂盐高企而排斥,反而需新增供应量。在下半年具备新增产能投放的企业,或面临相同的情况。

尽管目前碳酸锂供应偏紧,但对于强产业链合作的正极厂而言,或并不过分担忧无货可买。D正极材料厂相关人士表示,由于与上游供应商签订保量协议,价格按照市场波动,它可能会涨价,但是量可以保证供应。

正极材料厂各出奇招

据高工锂电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内磷酸铁锂规划项目已超过300万吨,叠加今年上半年规划项目,合计规划产能已超过972万吨。按照1GWh动力电池约需2200-2500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测算,972万吨可满足约3.9TWh-4.4TWh电池产能, 远超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1.55TWh的预测。

SMM新能源分析师杨玥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布出来的产能虽然已经有过剩的趋势,但是实际上还没到完全过剩的程度。另外一些质量比较好的铁锂厂家,供应还是相对偏紧的。

“此外公布出来的产能不一定是实际有效的产能,部分厂商虽然产线早已建好,但受限于工艺、原料、下游验证等问题,暂时无法如期放量,因此现阶段最关键的是跟踪实际有效的产能投放节奏。”杨玥进一步分析。

德方纳米在调研纪要中则指出,随着大量企业跨界入局磷酸铁锂行业,公司认为行业未来会形成结构性的产能过剩,中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在此前提下,正极材料厂或亦意识到阶段性周期将至,纷纷提出“解决方案”。

据财联社记者获悉,主要提高竞争力的路径在于降本、产品差异化。如富临精工(300432.SZ)通过与赣锋锂业(002460.SZ)设立合资公司来保供锂源及成本优化;振华新材(000733.SZ)、当升科技(300073.SZ)等布局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富临精工近期公告显示,双方将设立合资公司新建年产 20万吨磷酸二氢锂一体化项目,通过硫酸锂直接制备磷酸二氢锂,磷酸二氢锂是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重要原材料。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富临精工通过与赣锋锂业合作,不仅进一步保障本公司磷酸铁锂业务上游原材料磷酸二氢锂资源供应,富临精工还指出,通过以资本为纽带与锂生态企业建立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对公司降低主要原材料成本有积极影响。

另外,据业内人士透露,在碳酸锂价格重返50万元的情况下,资本市场较为关注钠电正极材料的研发及落地进展。振华材料最新披露显示,公司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布局较早,目前已实现吨级产出并销售。而另一企业当升科技则表示,公司新一代钠电正极材料已完成工艺定型并向大客户送样。

中金公司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指出,当下锂资源瓶颈凸显,一定程度制约了锂电发展,钠离子电池产业化重新提上议程。中信证券研报则预计,钠电池市场规模2023年约十亿元左右,到2025年,预计钠电池在储能、电动两轮车以及低速电动车三大应用领域潜在总需求达190GWh,市场空间或达百亿元级别。

(文章来源:财联社)

关键词: 锂电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