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快报!药明生物被移出“未核实清单”背后:CXO行业高增长逻辑是否还在?
(资料图)
今年2月,受两家子公司无锡药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药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被美列入“未经核实名单”(Unverified List)影响,药明生物在资本市场遭遇“重创”。近一年来,药明生物(WuXi Biologics, 2269.HK)的股价从120港元/股一路降至最低40港元/股。
10月10日,药明生物发布内幕消息公告称子公司无锡药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已于10月7日正式从美国商务部的“未核实清单”中移出。受此消息影响,周一港股开盘药明生物大涨近6%,不过随后一路走低,最终跌2.49%,报47港元/股,总市值为2005.68亿港元。
药明生物在公告中还透露,公司也正在积极与有关政府部门密切合作,安排另一家子公司上海药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最终用户访问,推动相关UVL移出工作。
对此,有分析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未核实清单”对国内CXO企业的影响更偏向于是短期的,对长期市场成长来说影响不大。国内CXO企业相较于美国本土CXO在生物制药的外包服务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构成了国内CXO企业海外市占率持续提升的硬逻辑。就基本面来看,CXO行业的发展逻辑始终是全球创新药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以及服务外包渗透率的提升,业绩表现上也符合宏观市场的增长趋势。就二级市场股价而言,CXO企业的股价亦在短期内受各类下游医药行业政策影响以及市场投资者的估值认知影响。
“一方面,基于仿制药集采、创新药临床对比药物要求提高等政策的出台,无论CXO是否受到明确的直接或间接利空影响,市场投资者基于认知差异会出现一定的过度反应从而导致股价受挫。另一方面,近年来医药行业整体在进行估值回归过程,CXO作为前期大量投资者配置资产而出现高估值的行业自然也不例外,二级市场的股价下跌更多的是在回归合理估值区间而非意味着增长逻辑的改变。”该分析师说。
CXO高速发展的逻辑在哪?
在“未核实清单”发布之前,CXO在全球发展已有数十年历史,过去10年伴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涌现出一批市值数千亿人民币的大型CXO企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生物医药企业快速发展、市场容量扩大,CXO企业更是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如此也使得这一赛道备受资本市场的青睐。
从头部CXO企业发布的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就可见一斑。药明康德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强劲增长68.5%至177.56亿元。报告期内,公司来自美国客户收入119.09亿元,同比增长104%;来自欧洲客户收入18.53亿元,同比增长24%;来自中国客户收入31.75亿元,同比增长27%;来自其他地区客户收入8.19亿元,同比增长15%。公司来自原有客户收入173.66亿元,同比增长79%;来自新增客户收入3.91亿元。来自于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收入78.56亿元,同比增长165%;来自于全球其他客户收入99.00亿元,同比增长31%。
凯莱英2022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41亿元,同比增长186.40%,实现归母净利润17.40亿元,同比增长305.31%,扣非归母净利润16.99亿元,同比增长381.87%。在小分子业务板块,公司在欧洲、日本市场取得积极进展,其中日本市场在手订单大幅增长。另外,在新兴业务板块,公司新承接制剂项目约100个,其中包括十余项NDA项目,涵盖中国、美国、韩国等客户;临床研究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42.02%。
药明生物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在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药明生物收益增至人民币72.1亿元,同比增长63.5%;毛利增至人民币34.1亿元,同比增长48.6%。此外,综合项目总数增至534个,其中新增59个综合项目。临床后期项目数达29个,商业化生产项目数增加至14个,临床后期和商业化生产收益同比增加63.5%至人民币31.5亿元,占2022上半年总收益的43.8%。从药明生物的财报数据来看,在业绩收入上,公司中国市场营收达约18亿元,美国市场约是39亿元,欧洲市场约为13亿元,其他市场约为2.1亿元。
在谈及中国CXO行业的发展情况时,CIC灼识咨询总监刘立鹤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几年来,中国CXO企业行业集中度提升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全球创新药物的研发成本在不断提升,在分子/化合物发现更加困难的同时,适应症选择也变得更加细分。对于全球很多顶级创新药企业来说,为了防止与其他公司的创新药在短期内产生大量竞争,非常多企业都选择了人群数量较少的罕见病或特殊突变癌症的靶向治疗作为未来的研发方向,这使得临床试验中的患者招募环节成为了一大难题。
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整体临床试验成本上相对发达国家有巨大的优势,人工成本仅为发达国家的1/3,同时由于人口众多,使得在受试者招募上也更加容易。同时在临床前研究阶段,中国CXO公司也能为全球药企提供高性价比的整体解决方案,在动物实验的成本上,中国甚至不到发达国家的1/5。
“如果将CXO产业链整体转移至发达国家,对于很多美国药企来说,会使得整体研发成本产生巨大的提升。美国药企不仅面对中国创新药企的竞争,很多传统的世界顶级医药巨头也并非美国企业,例如:罗氏、诺华、诺和诺德、阿斯利康、默克和武田制药等。如果美国药企迅速抛弃全球质量和性价比最高的中国CXO产业链,则必然导致他们的研发成本在短时间内提升巨大,反而使得其他国家的药企获得最大的收益。”刘立鹤认为,CXO模式是药企全球研发产业链背景下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CXO行业还有没有未来?
尽管市场“黑天鹅”事件频出,企业股价波动异常,但不会影响CXO板块长期看多。
上述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这也是由于CXO行业成长的基本逻辑在于医药行业研发投入的持续增长以及外包服务在医药研发中渗透率的持续提升,这也是其基本价值所在。
“CXO的股价异动在多数情况下也是受下游医药行业的政策影响,如仿制药集采等,不论政策是否真的对CXO行业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利好或利空作用,市场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存在过度反应的,因此也导致了市场投资者短期内对CXO企业的出现了过高或过低的估值错误,因而引发了股价异动。”该分析师认为,长期来看,CXO跟随创新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仍是医药领域的主要成长点之一,市场投资者在长期观察政策变动与认知不断加深的过程中势必也将对CXO行业的成长空间有着更为理性的判断,因此CXO行业的估值与股价最终也还是会回归合理区间。
浙商证券也分析指出,“未核实清单”事件发生后的8个月来,CXO重点公司股价回调明显,板块估值持续创历史新低。由于海外收入仍然是未来中期本土CDMO企业的重要支撑,因此对国际关系的担忧叠加本土公司资本开支的加速,影响了投资者对CXO板块长期景气度及竞争格局的认识。
不过,浙商证券进一步指出,此次UVL移除是CXO估值压制因素的明显边际改善,市场对中长期景气度支撑及竞争格局的认知有望明显边际向好。此外,国内需求的多层次性、供给的稀缺性等长期景气逻辑,看好CXO板块估值的大幅修复。
如此也引来诸多布局者加速CXO赛道的布局。在药明生物被移出“未核实清单”前不久,不少企业就宣布加速布局CXO板块。
奥浦迈就在近日发布公告称,拟以3.21亿元IPO募集资金对子公司奥浦迈生物工程进行增资。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末,奥浦迈生物工程总资产2.20亿元,净资产1.54亿元,当期实现净利润-1716.00万元。奥浦迈表示,此举旨在进一步加强公司在CDMO业务领域的优化及升级,进一步延伸CDMO业务的深度和广度,提升CDMO生物药产业化服务水平。
除此之外,据市场公开消息,提供一站式CDMO技术服务的上海臻格生物宣布完成1亿人民币C+轮融资;生物药CDMO企业皓阳生物完成B轮融资,交易金额近2.5亿元。此外,8月11日,乐土生命科技在上海奉贤区落地布局启动生物药CDMO基地建设。
与此同时,也正是看到这一赛道的市场前景,眼下部分Biotech企业如信达生物、复宏汉霖、三生制药等已经或正在布局CDMO业务。
对此,药明生物首席执行官陈智胜博士此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国内药企兼做CDMO难以平衡自身产品研发和为客户产品提供CDMO服务之间的利益关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也难以让人信服。“这个行业还是需要专注,CDMO行业是强者恒强,未来全球CDMO市场前10家企业占80%的市场份额,中国市场的话集中度也会比较高。”陈智胜表示。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