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1.8亿资金被冻结 鲲鹏控股、中国平安“互撕”
(相关资料图)
因1.8亿元资金被冻结, 鲲鹏控股近日与中国平安“互撕”多轮。
鲲鹏控股称,平安方面无正当理由下冻结其1.8亿元的资金,危及工程进度及工资发放;而平安方面则坚称对方试图非法转移这1.8亿元资金,冻结仅是为了保护其利益。
真相究竟如何?第一财经试图还原事件的原委。
本是双赢的合作
事件起源于2020年平安的一笔股权投资。
2020年9月,平安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平安建投”)和鲲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鲲鹏建设”)正式签署股权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平安建投将以增资和转股的形式入股鲲鹏建设。
9月底,鲲鹏建设完成股权变更,在具体的持股比例方面,鲲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鲲鹏控股”)持股49%、平安建投持股48%、平安建投高管持股3%。
平安建投成立于2019年,是中国平安旗下唯一一家专注于基础设施领域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平台,主要聚焦于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建设、运营全链条服务,投资方向主要包括“铁路/地铁、公路、城区建设、环保生态、产业园区”等五大业务领域。
同时,平安建投旗下的项目也成为平安集团保险资金的长效资产配置渠道。
自成立以来,平安建投就活跃在各个地方政府、园区、城建平台之间。比如,其曾与珠海香洲区达成战略合作;与许昌市达成战略合作,参与基础设施、产业园区在内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与广东省属国资粤海集团就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等水务类基础设施项目、城市综合体开发、产业园区等领域开展合作。
而鲲鹏建设原为鲲鹏控股的子公司,鲲鹏控股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专注建筑领域的控股型集团企业。
在这段时间的双方“互撕”环节,皆提及了这次投资,且鲲鹏控股方面指出,平安建投通过与其持股高管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实际拥有原鲲鹏建设51%股权。
根据当时的公开报道,这本是一次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共赢的股权合作。
一方面,平安建投通过参股,将正式具备建设资质。据公开资料,鲲鹏建设拥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市政行业工程设计甲级、建筑行业工程设计甲级等二十余项建筑业资质,是国内少数拥有“双特双甲”资质的建筑企业。
另一方面,鲲鹏建设也将利用平安的品牌以及资金实力做强做大。
“平安建投是出资方,也是建设方,鲲鹏建设要努力做好项目,履好约,当好下级,为股东创造价值,并为平安集团实现战略目标作出贡献。得益于与平安建投的联手,鲲鹏建设的发展将如虎添翼。” 鲲鹏建设董事长毛晨阳当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甚至放话,到2025年,鲲鹏建设年经营规模力争达到1000亿元。
2021年4月,鲲鹏建设正式更名为平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平安建设集团”),根据官网介绍,平安建设集团主要业务包括市政交通设计、建筑设计、BIM技术、自营模式、联营模式、装饰装修等。
缘何开始了控制权之争
然而,双方的蜜月期还不过2年就出现了矛盾,爆发点是1.8亿元资金被冻结,而背后的核心矛盾则是创始人与出资方对于平安建设集团控制权的争夺。
今年8月21日,平安建设集团突然在官微/官网同步发布《关于平安银行以不正当手段阻挠我司办理银行业务的严正声明》。
在声明中,平安建设集团称,其全资子公司杭州平康建设有限公司(下称“杭州平康”)名下多个银行账户中合计1.8亿元人民币被集中调动到了杭州平康名下平安银行账户中。经查,系原财务总监苏某强未经公司合规报批流程,私自组织财务人员夏某敏等人所为,且苏某强失联。
公司遂决定紧急注销失控网银盾并重新申请新网银盾,并于8月16日至平安银行办理相关手续,但在手续齐全的情况下被平安银行拒绝办理。
“平安银行声称杭州平康的公司法人信息存疑。这一系列行为,直接导致我司1.8亿人民币滞留在该行且无法使用。”平安建设集团在声明中表示,将影响工程进度以及工资发放。
8月23日,平安建设集团再度发布声明称,8月22日下午2点,平安银行在已经接到上海中级人民法院诉讼保全裁定冻结杭州平康和平安建设集团2.6亿的资金后,平安银行才正式恢复平安建设集团的业务办理。
为此,平安建设集团在声明中表示,从8月16日开始平安银行拒绝办理网银盾业务的原因就是为了给平安建投争取诉讼保全的时间。
因两次被公开“点名”,8月23日晚间,平安建投在官微作出了回应。在回应中,平安建投称,之所以要冻结资金、财产保全,是因为鲲鹏控股实控人、平安建设集团总经理毛晨阳“试图非法转移杭州平康在平安银行杭州分行账户1.8亿元资金” 。
平安建投称,近一年,毛晨阳违反公司管理制度和合法流程,抵制由平安建投委派的管理干部。近期更是非法掌控平安建设集团的公章、证照,擅自变更杭州平康法人及财务负责人,试图非法转移杭州平康在平安银行杭州分行账户1.8亿元资金,对股东利益造成巨大风险隐患。
平安建投表示,下一步将向司法部门继续提起诉讼,收回对平安建设的品牌授权,依法合规推进股权退出工作。“公司于2022年7月向鲲鹏控股提出股权退出计划,但双方一直未就退出价格等条件达成一致。”平安建投称。
在平安方面回应后,鲲鹏控股加入“舌战”,于24日晚间在官网回复,历数平安“三宗罪”,包括:三年来从未召开过股东会,公司董秘与董事长擅自决定公司事宜;改组董事会,导致鲲鹏控股已无法对平安建设集团业务决策产生实际影响;鲲鹏控股失去实际职权,公司实际业务均由平安建投方面全权负责。
另外,鲲鹏控股称,平安方面从未向本公司正式提出过任何书面的"股权退出计划",仅以口头形式询问过。
目前,双方的“舌战”依旧继续,第一财经也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