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高精尖or医疗场景驱动,牙科企业创新到底在拼什么?

纵观2021Q3口腔行业上市公司财报,疫情的冲击基本已经消散,口腔服务市场恢复强劲增长态势。作为后疫情时代率先恢复增长的行业之一,人均口腔消费支出逐渐增加,口腔医疗服务市场在资本市场热度亦迅速攀升。正畸和种植牙成为口腔医疗行业两大黄金赛道,涌现出多家上市公司。

但与传统医疗赛道不同,口腔行业兼具医疗和消费双重属性,行业具有天然壁垒。同时,其复杂程度也远超过其他行业。口腔领域作为一个双轨制行业,既有公立又有民营,细分市场又相对复杂。而面对这种复杂的产业模式,无论是实力雄厚的跨国牙科企业,还是近年崛起的牙科新秀,都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每年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产品、技术研发,拼专利数量、拼高精尖成果产出,力求为企业提供强劲的增长动力。

但一款好的牙科产品或者服务究竟应该如何诞生?是在医疗场景中挖掘创新还是一头扎进新材料、新工艺或新技术的探索之中?此前成功登陆港股的时代天使正是在正畸场景中发现问题,打破了国外品牌垄断市场的局面。

在新消费浪潮下,或许需要对口腔产业创新进行新的思考和审视。

理解医疗场景,是口腔医疗的创新核心

近年来,“颜值经济”直接带动了中国口腔服务市场强劲增长。数据显示,中国口腔护理服务市场由2015年的132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26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8%,并有望于2030年达到752亿美元,2020年至2030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11.1%。

在确定性增长的吸引下,众多投资方纷纷加码牙科赛道,尤其是下游的口腔医疗服务机构,但是狂热的资本背后,考验更大的将是入场者能否将钱花在刀刃上,是持续不断、加大投入“跑马圈地”式的开店,还是建设及优化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亦或是为患者提供新鲜的差异化服务。这些决策是所有牙科医疗服务企业的共同难题,即创新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其实再好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如果不符合应用场景,都是没有价值的。从医疗服务场景看,人们需要的是方便、快捷、准确的口腔医疗服务,希望看牙是享受而不是恐惧。

以场景的细分之一的就诊流程为例,口腔管理应用软件产品和服务供应商轻松牙医就曾经提供了这样的构想:客患在诊前,能在家进行全智能的自动挂号,来诊所以后可以进行自动的预约登记,无需候诊,直接进入诊室,包括在拍摄影片、拍摄 CR或者全景的过程中,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个直观的了解,了解以后我们医生会给他一个整个的智能诊断的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包括集中诊断方案,我们也会给他一个最佳的建议值,让患者很清晰明了地能知道自己要选择哪一种。而最佳的一个建议值其实也会涉及到患者在整个后期的关怀体系,比如说像种植客患,后期需要做一些关怀或者维护的时候,我们定期会发一些医嘱报告给他。

同时,接入由口腔医疗科技公司DeepCare提供的AI模块,会为口腔门诊临床是会带来两重诊断变化:一个是借助AI模块,对现有病情可以实现全智能诊断;一个是能对客患病情后期恶化的模拟诊断。

由此可见,牙科门诊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人工管理,而是走向门诊管理的全智能化场景,将能够覆盖客患“诊前——诊中——诊后”的各环节,从目前传统的手工化管理模式解放出来。这正是轻松牙医对口腔医疗场景深刻认知之后的一个重点发力方向。

场景挖掘,是创新成功的秘密

对口腔场景的理解非常重要,但并不是所有的场景都会轻易显露出来,甚至有些场景需求是和当下的技术本身是相悖的,比如现在非常火热的数字化正畸。在钢箍矫正占据主流的时代,困难的本质在于,人们所理解的牙齿矫正场景,最重要的是要把牙齿矫正整齐,获得一个漂亮的结果,但却很容易忽视矫正过程中的需求,因为这个需求和技术相违背,即在矫正的过程中也要有比较漂亮的牙齿,这是一个隐藏式场景。

但总有人愿意下功夫和用户接近,试图弄清楚它。因此挖掘出这样的场景需求之后,创新也就随即开始了,从材料、生物力学,到计算机技术等各种学科的多方面创新和迭代,隐形正畸历经了几十年发展,成为正畸领域一个颠覆式的创新产品和技术。从今年上市即引起投资者疯狂抢购的数字化正畸企业时代天使身上能看到,大众对于隐形矫正创新技术的火热追捧。

隐形矫治创新的这个案例,非常到位地说明了场景和创新之间的密切关系,而这个观点正是源自时代天使董事长,松柏投资合伙人冯岱在Forsyth Dentech 2021口腔科技大会上的独家分享。因为松柏投资从2015年起就扎根于口腔领域,数年来,它已在全球赋能超过了50家口腔全产业链中的企业,致力于解决口腔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发展的痛点。目前,松柏在隐形正畸、种植、骨再生、影像、口扫、修复等方面均具备世界领先的经营团队和研发实力,牙科资源网络覆盖全球,是牙科界领先的产业投资者。

也基于对口腔产业的深刻洞察,在挖掘口腔医疗场景上,松柏投资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口腔医疗服务、正畸、数字化、种植、修复、骨再生等领域都是口腔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冯岱认为:“牙科创新不仅仅意味着推出新技术,关键在于为技术找到具体应用的场景,满足患者、机构、牙医的特定需求。”换句话说,失败的创新,就好比费劲全力打造了一把精美的钥匙,之后才尴尬地发现没有任何一把锁能用它打开。

冯岱还提出在未来值得努力探索的八大牙科场景:有效服务乡村和经济欠发达的患者;提升骨再生与软组织修复技术;数字化正畸的普及;口腔医生性别平等化带来的行业变化;提升即刻治疗效果和患者舒适度;满足大型口腔医疗连锁的管理需求;使口腔继续教育更加触手可得;使口腔日常护理更加有趣和方便。

这些场景都将成为口腔创新诞生的土壤。

其中,在口腔消费热度高涨背景下,我国专业的牙医数量缺口还是巨大。这导致市场上医生素质良莠不齐,尤其是在口腔医美端。据卫生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口腔执业医师为24.5万人。折算下来,每10万人口中牙医数目为17.5人,远少于其他发达国家,牙医人才缺口数约在50-100万。

另一方面,随着从业者对场景的深刻洞察,数字化几乎已经渗透到口腔修复工艺学领域的全流程中,推动口腔治疗向着更加精确、简便、高效、高仿真和有效恢复生理功能的方向发展。

而在未来,口腔领域应用场景可能不仅仅是单一的门诊,更是横跨居家、教育、5G技术等多场景。比如在居家环境中,日常口腔护理围绕便捷、高效展开,随着人们对口腔护理认知的加深,他们的消费需求更加细分化、场景颗粒度更细,出现了牙贴、漱口水、喷雾等能够满足不同时间、不同需求、不同场景的细分产品。

因此,每一个场景都需要牙科创业者们花更多时间去理解,去探求新技术如何为用户带来价值,关注技术的易用性,以及它如何匹配口腔医生的诊疗流程和风格。理解越准确,挖掘越深入,创新的护城河也才会越宽阔。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