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私募一年新增43家 三巨头领跑 五省市称霸 火爆背后伴随“野蛮生长”
1月14日,中基协发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及产品备案月报(2021年12月)》,月报包含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总体情况和私募基金备案总体情况两部分内容。
特别是整个去年12月,协会新备案私募基金数量4532只,较上月增加930只,环比增长25.82%。新备案规模1699.45亿元,较上月增加736.84亿元,环比增长76.55%。
业内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得益于私募长期业绩表现优秀,以及公募基金人才流向私募,包括量化规模大涨等原因都助力了私募新备案产品数量和规模持续增长。
“野蛮生长” 现象
据中基协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24610家,较上月增加68家,环比增长0.28%;管理基金数量124117只,较上月增加2595只,环比增长2.14%;管理基金规模19.76万亿元,较上月增加354.41亿元,环比增长0.18%。
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9069家,较上月增加46家,环比增长0.51%;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5012家,较上月增加33家,环比增长0.22%;私募资产配置类基金管理人9家,与上月持平;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520家,较上月减少11家,环比下降2.07%。
值得注意的是,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截至2021年年底,国内百亿私募管理人增至105家,与2020年底的62家相比,全年增加43家。其中量化私募管理人28家,数量占比为26.67%。
而从地区管理基金规模来看,前5大辖区分别为上海市、北京市、 深圳市、浙江省(除宁波)和广东省(除深圳),总计占比达 69.93%。管理规模分别为上海市50702.81亿元、北京市42599.92亿元、深圳市22661.57亿元、浙江省(除宁波)11212.42亿元、广东省(除深圳)11025.36亿元,规模占比分别为25.65%、21.55%、11.47%、5.67%和5.58%。
私募投资持续火热的同时,一些“野蛮生长”的现象也随之而来,违规、“失联”私募管理人不在少数。整个去年12月,中基协中止办理24家相关机构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申请,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88家。中基协还在近日公示了《第四十二批疑似失联私募机构名单》,包括北京正方环球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贵阳高新信桥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深圳市乐创财富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深圳飞马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等70家私募机构赫然在列。
协会表明,“失联(异常)”私募机构满三个月仍未在AMBERS系统完成失联核查任务的,中基协将依据《关于优化失联机构自律机制及公示第十一批失联私募机构的公告》注销其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除此之外,深圳证监局还在去年12月发布了第六期私募监管情况通报,显示共有72家私募因为重大违规及异常的情形而被通报。
私募备案仍火热
新备案的私募基金产品的数量也在持续增加。整个去年12月,协会新备案私募基金数量4532只,较上月增加930只,环比增长25.82%。新备案规模1699.45亿元,较上月增加736.84亿元,环比增长76.55%。
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3265只,占新备案基金数量的72.04%,新备案规模989.93亿元,环比增长133.66%;私募股权投资基金590只,新备案规模384.57亿元,环比增长13.41%;创业投资基金670只,新备案规模320.94亿元,环比增长61.12%。
回顾整个2021年,上半年备案数量领先的以老牌百亿私募管理人为主,而下半年则转向新晋的百亿量化私募管理人。从全年来看,灵均投资的备案数量最多,全年备案产品超过450只,九坤投资、高毅资产的备案数量也超过了300只。
展望私募投资2022年的走向,新晋百亿私募慎知资产相关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分享了其创始人兼基金经理余海丰的看法。
余海丰表示,2022年同时面临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的因素。有利的包括政策转向保增长、全球将逐步走出疫情、估值至少不是拖累;不利因素包括在不大幅放水的前提下如何稳住房地产市场尚需观察、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另外,由于2021年股市总体情绪高昂,A股表现和基本面存在裂口,有回归的压力。
对于2022全年投资方向,他认为应均衡配置,表示看不到潜在的某个新兴板块(包括新能源),能有2021年新能源这么大的爆发力,以至于激活了全市场。同时对于港股和中概股,秉持乐观态度。
在私募投资策略方面的选择,国金证券2022年私募基金投资策略报告指出,股票主动策略中,整体环境中性偏乐观,建议以成长风格为主,精选风格均衡和擅长逆向投资的优质私募;而股票量化策略,整体环境中性,超额收敛不可避免,关注超额稳定性;以及期货宏观策略,整体环境中性,重视CTA配置意义,关注策略风险控制能力。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