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估值优势及南向资金配置策略
1. 2022年第二季展望
中美利差快速回落,抑制市场价格
中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差值在三月出现大幅回落,已经非常接近2018年的低位。
观看现时中美两地的经济周期错位,以及各自货币政策的背道而驰,即外紧内缩,预期中美利差收缩的趋势仍会持续。
美联储3月25BP加息正式落地
3月会议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至0.25%-0.5%,符合市场预期。
点阵图显示2022年将加息7次,显示美联储紧缩大为加快。
3月经济预测再次出现同时下调经济增速,上调通涨预测的“滞涨”讯号
此次会议将2022年Q4实际GDP从4%下调到2.8%。同时核心PCEPI从2.7%上调到4.1%。反映俄乌局势对能源食品价格的推升,同时失业率预测并未调整,就业市场有机会过热。滞涨问题依然存在。
2. 中国市场
疫情扩大冲击可选消费需求,制造业受需求拖累走弱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落0.7至49.5,国内疫情影响令新订单回落,消费需求冲击明显。
当前中国防控政策型持续强调从严从紧,动态清零,不宜对年内服务消费快速反弹抱有过高期望。
相反土木工程基建景气上升,持续扮演稳增长关键角色
土木工程建筑业商业活动指数升至高位景气区间,显示基建投资仍是稳增长下关键角色。
海外滞涨拉动中国外需,有利人民币汇率及出口产业链稳定性
美国滞涨严重,加息难以短期抑制居民过剩的消费需求购买力,对中国出口可以形成拉动,对中国国际收支和汇率形成重要支撑。
中国出口产业链良好稳定性推动贸易顺差维持高位,国际收支结构持续优化,为人民币汇率提供重要的缓冲垫。
3. 港股市场
港股估值便宜,相对吸引
根据彭博社据显示,恒生指数过去10年平均市盈率为11.45倍。
现时市盈率10.43倍,低于10年均值,与最高位仍有上升空间,相对吸引。
恒生指数, 市盈率
互联网的遭遇战:表面政策,实为内生增长的瓶颈
互联网时代的红利逐渐过去。“浅护城河领域的反垄断”+巨头们的“第二增长曲线”是互联网下半场的重要看点。
消除监管套利:政策的初衷是维护行业竞争的平等。
(文章来源:申万宏源香港)